︱编辑部札记︱ ---《书城》编辑部(E_mail: shucheng@99read.com )
黑外套,黑线帽,斜背一个“无印良品”黑色运动包……他决定以这副装束回到记忆中去,返回黑客帝国的美学矩阵。圣马洛的犹太人大街阒静无人,这当儿临街的某个窗口有人在帘子后边窥视,或许一把带瞄准器的狙击步枪正对准自己。他沿街徜徉,一边想象着夏多布里昂被人描述为“忧郁”的神态。他是乘坐四轮马车去巴黎的么?
艾柯教授设想过一种“完美犯罪”的操作规程,其中包括将尸体肢解塞进皮箱,搭乘火车去巴黎抛尸的诸多细节。艾柯教授住在米兰,那时候去巴黎还要查验护照和填写海关申报单什么的,如今都免去了那些繁琐的过境手续。这傻瓜教授还很有把握地告诉读者,在头等车厢里绝不会惹起怀疑。是么?这说法可太不负责任了。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老黄历,本.拉登在纽约搞大了,后果是所有头等舱和头等车厢的体面人士都免不了灰头土脸的遭遇。这几年全世界生产了数千万台金属探测器和便携式数字成像安检仪(高清三维成像,可放大一千六百倍),你走到哪儿都有眼睛盯着,电子眼里可以清楚看到人家腕上豪雅表的Logo,瞧你不顺眼你就该有麻烦了。
到了巴黎,艾柯教授的办法是把装尸体的箱子留在桅楼书店门口,自己到双叟咖啡馆里去喝上一杯——不消几分钟,箱子准会被人拎走。巴黎嘛满街都是小偷。可是现在满街都是警察,放下箱子还没来得及转身,警车已断了你的后路,痕量爆炸物检测仪马上派上用处了。夏多布里昂描述过巴黎人攻占巴士底狱的宏大场面,他想起《墓畔回忆录》中那一段,残剩的哥特式台阶上,绅士淑女们跟光着膀子的拆墙工人混在一起,尘土飞扬中欢呼声此起彼伏……。此生没见过那种波澜壮阔的场面,也没经历过火光冲天的突发事件,但现实已彻底摆脱意大利佬优雅的搞笑思路。在“镜像”或是“拟像”的世界里,一切都变得格外较真,因为到处漂浮着不断复制的幽灵。
iPod耳机里歌声震耳欲聋,So you jerk it out,jerk it out……背着宽大的黑色运动包,他觉得自己很像电影里抢银行的独行大盗,这包里足以塞进一把折叠式步枪,他能想象拽开拉链那一瞬间的快感。
----《书城》编辑部(E_mail: shucheng@99read.com )
本期《书城》全刊目录:
章培恒:述学兼忆师友
书间道:林行止:革命令烹调大众化……,奕言:“黄色”的尴尬
李零:七十年代:我心中的碎片,唐晓峰:难忘的一九七一
李辉:拼贴风中的碎片(三),钟桂松:一九二七:有关茅盾的另一说
书间道:易大经:“港版”书,曹雷:老来看书难
李庆西:重读《水浒》札记,卜键:双舸子《金瓶梅词话》总评选刊(上),黄景春:从火浣布认知看传统与现代科学,吴亮 刘晶晶:当代艺术:身分与经验,唐小兵:天窗亮话
书间道:张楠:听一场英国犯罪小说家的演讲,谢曹昕:图像或者生命
钱理群: 越界阅读的可能,戴俊 张莹:自由的追求
许志强:作家的父子家书,卢岚:普希金放逐敖德萨
外刊速评:霍青:步入风暴,张竝:拇指语,张竝:为岛屿而斗争
本期网站选刊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