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
︱编辑部札记︱ ---《书城》编辑部(E_mail: shucheng@99read.com )
从“国学热”、“申遗热”到“公祭热”,曩时士大夫和绅缙、商贾的历史荣耀不但在记忆中悄然复活,甚而愈益成为一种日常景观。不消说“圣之时者也”的孔夫子又成了“摩登圣人”,不消说各地忙不迭地造庙请神——差不多连董超薛霸都要供上神主了,如今又像是回到了之乎者也劬古爱国的历史现场。子曰诗云的读经教育已从娃娃抓起,满眼是和谐共融的福娃、中国印、祥云纹……,香车宝马,风乎舞雩,恍若开元天宝的承平气象,大中祥符的清明风物。网上曾见有为奥运健儿设计的绝对酷毙的唐装汉服,一个个长襟宽袖峨冠博带,真叫“不图今日重见汉官威仪”。
如今设计师们把“中国元素”玩到了极致,老祖宗留下的“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”的悠悠文脉竟是十分管用,一不小心房地产神话也融入了潘家园的梦工厂。一转眼,罗马柱和铸铁饰件愈显恶俗,Loft成了一帮半大孩子过家家的装折,现在是古色斑斑的槅扇、雀替、垂莲柱扮饰着成功人士诗意地栖居。难怪古屋旧宅的木雕构件一天一个价儿,那玩意儿瞧着就有几分富贵慵适,即便一块雕绘博古图案的楠木裙板,一扇槅心拼出菱花或是正斜万字图案的槛窗,也能让人想入非非。那花棂空透的视觉效果怎么说也能见出几百年前的隔帘花影,从前人的手艺到底跟现在不一样,那真是“画楼西畔桂堂东”的曲折心路。确乎,大红灯笼大宅门式的心理映象,投射在仿古院落中轴线和回廊之间,很容易让事业有成的人们惬意地重温旧日的天道人伦——藉以莺语帘栊的暧昧情趣,咸与维新的历史符号毫不含糊地给人带来某种心理满足,连带想象中的秩序和尊严。
不过,照鲁迅说来,那终究是“修破书,擦古瓶,读家谱,怀祖德”的名堂,终究须有“坐食的闲余”。鲁迅的话是说得太损。以他老人家的另类看法,读经不如读史——“尤其是宋朝明朝史,而且尤其是野史;或者看杂说。”野史杂说读来别是一番滋味, 断垣摧栋的瓦砾场上,只恁凉月踟蹰,白发萧闲。
----《书城》编辑部(E_mail: shucheng@99read.com )
本期《书城》全刊目录:
朱维铮:“国学”答问
书间道:倪伟:生死恋与家国梦, 北北:历史之于女人,邓金明:政治,就是一首即兴诗, 思伽:水月无情
葛兆光:我注唐诗,李孝悌:昨日到城市,戴燕:文学史:一个时代的记忆,叶兆言:想起了少年维特,黄锡木:一部非信徒翻译的圣经
书间道:张爱玲:天地人,陈子善:张爱玲与小报,王羽:与张爱玲不期而遇
刘柠:《叶隐》、武士道及其他,木桃心:“人情美”的陷阱,于是:总是不合时宜地想到他……,戴新伟:藤泽周平的带刀族,林少华:“暴力,就是打开日本的钥匙”
港版书讯:李欧梵等:阅读香港(五则),外刊速递:阿捷:中国产之,世界取之,霍青:二○○七全球三十大“快城市”,张竝两则(2400)
马湘一:李约瑟难题的一个物质化观点,王威廉:技术的民主政治学,郭力昕:影像·书写·潜沉话语
书城荐书
云也退:笑声里的寓言叙事,黄昱宁:菜谱文学和文学菜谱,卢岚:埃及古碑,舒国治:老电影的风俗细节,王淼:情色微妙,夏寒:电影里,贝克特的影子
本期网站选刊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