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
∣编辑部的故事∣
十月号截稿前在北京开了编前会,一回上海就分分秒秒地抠时间。八月二十五日出目录,三十一日截稿,九月一日即进入排版——考虑到能让读者在国庆长假之前拿到十月号刊物,编辑部决定破例提前出版。整个编辑流程压缩了五天,排版和后续的印刷发行却往前赶了十天。这当儿想起香港巴士阿叔的妙语“你有压力,我有压力……”,真是贴心贴肝善解人意,真是大智慧。这期头上是王元化、杜维明先生的文章,压轴是独家刊出的张爱玲晚年书信,一看阵容让人精神陡生,4K.Grubby遇上了Moon,这感觉到底不一样。开紧开练。
——GG(good game)!
——GL(good luck)!
就像游戏开场,编辑部阿叔也在MSN上乱起劲。此后一周便是昏天黑地的忙乱,从审校到补白,从页面设计到体例斟酌,这中间还有乾坤大挪移的抽换稿件。头昏脑胀的事情不说也罢。九月中旬,本刊独家发布张爱玲书信的消息一经披露,媒体就找上来了,《解放日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新京报》、《京华时报》、《北京娱乐信报》、《南方日报》、《扬子晚报》、《钱江晚报》、《华商报》、《深圳商报》、《都市快报》、新浪网、搜狐网、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新闻。编辑部电话一时响个不停,而促成此事的本刊编委陈子善先生的手机也成了热线。那句话怎么说来着——“哦,这是一个中了魔的花园!”
九月二十日,提前出刊的十月号如期进入发行网点,而读者反馈也随之而来。诚如事前所料,新披露的张爱玲信件果然引起各方人士浓厚兴趣。譬如,她对国内情形及当日“文革”事况的关注就相当耐人寻味。当然好戏更在后头,本期接续上月刊发的第二批信件信息量更大,读来也更有味儿。对了,下期还有独家刊发胡风致夫人梅志的七封家书,尘封的历史再向你打开一个叙事窗口。编完这一期,跟着又是下一轮活儿。电脑上倏然又蹦出GG两字,还没看清是谁发来的,只听有人在那儿嘀咕,天呐,是great game还是good game?
----《书城》编辑部(E_mail: shucheng@99read.com )
本期《书城》全刊目录:
叶兆言:白马湖之冬,钱理群: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想像,文敏:一个瑞典企业家记忆中的一九六〇年代——罗伯特.布郎廉访谈录
书间道:刘雪枫:蒂勒曼2006 原版书讯: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掩盖,田雷:谁是德国好人,阿捷: 外刊速递,霍青:设计大师
袁筱一:我目光下的你还在吗?张飘飘:遭遇马克斯——夜读《蒙面骑士》,宗容:普罗米修斯之涅磐:良知反抗权力——读《异端的权力》,黄德海: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焦灼——读《思想背后的利益》,杨彦妮:又到绿杨曾折处
书间道:郑勇:随吴方仰望天空,孔乔:门缝里的风景,魏云:思想不能躲在世界的背后,麦小麦:梦幻守望者
邹东来:漱石枕流,赵荔红:可能的萨福,于滢:掌管来自另一时空的图书馆——读《肖申克的救赎》
坂井洋史:我的摇滚时代,范文兵: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,李亦男:中国姑娘的空洞微笑——记汉堡的“中国时代”,庄信正:清如水,明如镜的秋天——张爱玲来信笺注(续一),王寅:[摄手记]演出之前的红色舞蹈
本期网站选刊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