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办
返回首页
联系信箱
当前位置:
首页
》
民间文本
》
黄埔军校第一期全名录
某出版社退回高行健《灵山》的退稿信
李昕日记:大陆版《邓小平时代》是怎样争取来的
马悦然:一九四九岁末日记
60年前信阳地委文件披露百万人饿死真相
王世襄致信国家文物局局长请求返还文物
某出版社退回高行健《灵山》书稿的信
1949年后被处决242国民党抗日高级将领
张家干:1968年一个农户的年终决算表
青木富贵子:石井四郎1945年终战时日记
沈从文的一份检讨: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
《蒋介石日记》完整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(未删节版)
X.Y.H:1959,一个“白专”的深刻检查
文革期间的离婚判决书
陈村:旧日的物价与工资
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家谱
信阳事件认罪书:死亡9万、谎报5万的潢川县委认罪书
蒋介石的54封家信
胡庆生:原天全縣始陽人民公社勞動管區第六食堂“三年大饑荒” 死亡人員名單
史料 “大串联”日记:自行车上的3000公里
冉云飞、李润生:肃反时期原始审问笔录
何蜀:文革时期中小学教科书摘选
程正渝:支农日记摘抄
钱锺书之父钱基博的一份检讨书(1952年)
40多年前的高中地理教科书节选
王欢 邹睿:湖南显赫家族:湘阴郭嵩焘后人讲述谋生之艰
刘蟾:父亲刘海粟的悲欢五十年
昆明老汉:乔传藻中学日记--我的1958
华新民:关于大饥荒时期人口变动的新资料
王缵绪:《重庆市私立巴蜀小学校宣言》
王锐:解读两份强扣工资的红卫兵文告
杜钧福:文革初期中学工作组的一般情况
四书斋主:挖个坑让你跳:遂宁专区中江队整风学习班过程全记录
四书斋主:一份右派分子的处理结论书
四书斋主:回到原点:六十年代初的万元户韩云礼
四书斋主:《剥夺选举权呈批表》:“被地主”的张树堂
四书斋主:“改正”还是“纠正”,这是个问题
四书斋主:一个“暗娼”的档案:我放纵,我有罪?
李庄:一次否定公共食堂的“幸运”调查
聂树人:青海地质五队的“一打三反运动”
范国伟:活在人间--一个草民的生存日记(1966~1984)
吴永宽:回忆一九五九年粮食关
孙正荃:红色元宵夜
陈逸:昨夜星辰昨夜风--“文革”40周年祭:“六.三”社论发表前前后后
谷兴云:一群身陷“渔网”的大学生--回忆“苦药社”
杜钧福:中国大陆1959-1961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估算
拓荒者:一九七七家乡的国营农场在艰难中前行(上)
拓荒者:一九七七家乡的国营农场在艰难中前行(下)
姚小平:文革中期的国务院部级干部名册
拓荒者:从当年一红卫兵日记--看1966年前后人们思维的定势
拓荒者:在以革命的名义下--我家乡经历过的那场文化大革命
有关张海默之死的两份资料
廖振旅:迷雾漫山城(上)
廖振旅:迷雾漫山城(下)
廖振旅:忆文革中的亲身经历
江民繁:我的被“清查”往事
拓荒者:为了历史的证明--万里觅证记
朱安平:新中国成立10周年“献礼片”辨正
拓荒者:一年另二个月的“学习班”(上)
拓荒者:一年另二个月的“学习班”(中)
拓荒者:一年另二个月的“学习班”(下)
拓荒者:燎原居委会文革档案中的女居民自传
拓荒者:一摘帽右派为适应文革生存的认罪书(上)
拓荒者:一摘帽右派为适应文革生存的认罪书(中)
拓荒者:一摘帽右派为适应文革生存的认罪书(下)
拓荒者:万言入团申请书
拓荒者:父亲在交待中写春秋(上)
拓荒者:父亲在交待中写春秋(中)
拓荒者:父亲在交待中写春秋(下)
江帆:日记片段
拓荒者:一个理发师经过“学习班”之后的变化
曹翊(圮南瘖夫):给右派儿子曹培鲁的六十七封家书(三)
曹翊(圮南瘖夫):给右派儿子曹培鲁的六十七封家书(二)
曹翊(圮南瘖夫):给右派儿子曹培鲁的六十七封家书(一)
《名家书札与文坛风云》后记
1979年:《乔厂长上任记》风波及其背后--从两封未刊信说起
1979年:周扬为起草四次文代会报告的提纲
1979年:关于臧克家《忆向阳》诗作的争论
1978年:陈荒煤呼唤“阿诗玛,你在哪里?”
1976年:周扬为“两个口号”中央论争向上书
1966年:“活下去有什么意思”--胡风的彻底失望
1963年:“知无不言”的代价--贺绿汀提出“大跃进”“四大罪状”之后
1962年:戴罪的感激--“摘帽右派”陈学昭的心情
1956年:“丁玲、陈企霞反党小集团”的前因后果
1955年:历史扭曲了人格--聂绀弩揭发胡风
1953年:耿庸以书获罪--批判胡风的前奏之一
1952年:胡风的惶恐与愤怒
1952年:天真的书生--文艺整风中的夏衍
1949年:难以超越的自我--赵树理的迷惑
1948年:“一本书是会包含许多缺点的”--丁玲与周扬矛盾的开始
81位中研院院士留在大陆60人
1956年吉林地区化工企业工资标准
一份材料――一个女工的申诉
困难时期整社记实
黄裳:凤城一月记(1949年1月份日记)
圮南瘖夫1963年--1964年日记
1965年--1972年的个人日记
这样走过
漫长的路
民间文本
民间书架
民间刊物
参与历史
胜于千言
阶级教育
·民间历史· mjlsh.usc.cuhk.edu.hk·
京ICP备09013077号
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办
返回首页
联系信箱